乐天市场

2011年2月23日星期三

“中国式”奢侈消费敲响什么警钟?




“中国式”奢侈消费敲响什么警钟?

日前,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2日报道,尽管面临经济危机,但英国的奢侈品店却迎来了一批豪客。在这里,中国游客正取代阿拉伯王室和俄罗斯富豪,成为英国品牌和奢侈品的最大外国游客消费群。

不久前发布的《世界奢侈品协会官方2009-2010全球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论坛话题]消费怪象:“差钱”的年轻人为何热衷买奢侈品?



·中国都是哪些人在购买奢侈品?



网友“桃花朵朵”:将真金白银花得如流水一般顺着指头淌,若仅是富人们的寂寞发泄,也就罢了。实际上中国所谓奢侈品购买群完全“栽赃”在中国富人身上,有些冤屈,引领奢侈品消费主流的很多是非富却贵的官员,越来越多的反腐案件警示我们,出国出境挥霍在贪官群落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如果说某些富豪爱奢侈品而不爱慈善,是在填充因财富品质缺失而产生的寂寞,官及其利益关联者频频溜出国门的疯狂扫货行为,则暴露了监督机制缺位状态下,权力由失控失范到穷奢极欲的寂寞。

网友“话不在多”:我们不能回避消费层次多元化这一事实。在中国,消费LV包包的主体并不是少数的亿万富翁,而是庞大的中产阶层女性们,甚至有月入五千以下的,也要省吃俭用买一个背上。当大街上出现越来越多背LV包包的人时,我们应不再以异样的眼光看着她们,而应从心底欣赏和高兴,一是说明有人消费得起,是我们同胞富了,存在即有其道理,流行时尚不是奢侈品。这是一个阶段的消费文化,也应该允许人家这样做……


·奢侈品牌何以能在中国孤芳自赏?



网友“金城玉竹”:爱面子和攀比,是我国富人共有的心态,一旦有钱,你有钱,我比你更有钱。那么就在这些一般人消费不起的东西上挥金如土,在很多国家陷入经济衰退的泥沼之时,中国的奢侈品销售却成长了百分之三十。所有的奢侈品牌都在世界其他国家经历市场萎缩,唯独在中国的市场一直在成长。在百姓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语境下攀比风盛行,穷惯了的某些人一旦飞黄腾达往往通过购买及其奢华的奢侈品来填补内心的失落和过去的沧桑,仿佛要用奢侈品补偿来过往的煎熬。



网友“紫风夜雨”:有了钱当然有理由提高生活质量,但如何消费却需要保持理性。外国人更喜欢旅游,但他们的旅游似乎是完全意义上的旅游,他们不会像中国人这样将95%的旅游开支用到购物上,他们更喜欢通过旅游来感受风景、风物和人情。而中国那一批先富起来的人,对待财富的心态很不正确,没有一个正确对待财富的观念。在国外,许多比我们这些款爷富的多的人,在个人生活上非常低调,物质需求很低,在他们看来,自己只是比较幸运的把社会的财富聚集到自己的手中,这些财富来自于社会,还应回报社会。而我们的富翁们则把财富完全当做自己的私人财产,占有欲特别强烈。

·国人要敲响“未富先奢”的警钟



网友“金子山”:百姓买菜像奢侈品,富人买奢侈品像买菜。国富民穷的经济体有什么理由去消费奢侈品,而我们还沾沾自喜的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我国贫富差距愈演愈烈尽管成就了相当数量的百万富翁,然而其13亿人口的人均收入仍处在发展中国家的最低水平。中国倒金字塔结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国际临界点,不能不使我们警惕过分的差距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隐患,夸大中国奢侈品的购买力和实际情况并不相符,置贫困百姓不顾鼓励富人购买奢侈品,必然会加剧这种不理性的“奢侈消费热情”,反过来加剧中低收入者购买力的弱化,导致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停滞不前。因此,不但要倡导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内涵,更关键的是要缩小国民收入差距,加快收入分配结构向“橄榄型”的转型,减轻人们的压力,大家各得其所,花钱有底气,让奢侈品消费的这股热情最终倾泻到我们自己的国土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